滿唐紅

聖誕稻草人

歷史軍事

  我看到唐高祖李淵在太極宮內猶抱琵琶半遮面……   我看到萬王之王李世民在兩儀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八百三十九章 壹只手也數不過來的宰相們

滿唐紅 by 聖誕稻草人

2024-2-24 19:11

  李綱在年中的時候就開始向陳叔達放權,李元吉猜到了他有壹日會乞骸骨,然後功成身退,達成文成最高的成就。
  只是沒想到這麽快。
  甚至還有點急。
  按理來說,李綱要功成身退,最不起碼也要做到兩點,那就是將繼任者扶上馬,然後再幫壹把。
  可如今李綱還沒有將陳叔達扶上馬呢,就更別提幫壹把了。
  李綱現在走,是不是有點急了?
  如果說李綱貪權戀勢,想給自己留壹條起復的後路,也想讓自己在大唐的影響深壹點,不想讓陳叔達過早的接觸核心的權勢。
  那麽完全說不過去。
  首先,李綱並不是壹個貪權戀勢的人,其次,陳叔達縱然是沒有李綱的幫襯,依然站在權力的中樞,掌控著最核心的權勢。
  所以李綱扶不扶陳叔達上馬,幫不幫陳叔達壹把,都不影響陳叔達的權勢。
  所以李綱這麽急匆匆的求去,實在是讓人有些費解。
  “李公近些日子,是不是遇到什麽不同尋常的事了?”
  李元吉滿懷著疑惑,盯著陳叔達發問。
  陳叔達認真的思量了壹會兒,然後壹臉茫然的搖搖頭。
  李元吉更加疑惑的道:“那李公為什麽這麽著急求去呢?”
  以李綱在大唐的影響力,以及他多年積累下來的官聲和名望,他要是不主動求去,即便是賴在宰相的位置上賴到死,也不會有人說三道四的。
  所以沒什麽顧忌,沒什麽威脅的話,李綱根本不用這麽急匆匆的求去。
  而整個大唐,能帶給李綱威脅的兩根手指頭都能數的過來。
  這其中壹個是他,壹個是李淵。
  他從沒有生出過害李綱的意思,李淵也不會拿李綱這種馬上要功成身退的重臣做伐,所以李綱的顧忌和威脅又來自於何處呢?
  陳叔達聽到這話,先是楞了楞,然後恍然笑道:“回殿下,李公此次求去,並沒有您想的那麽復雜。李公純粹是為了給任瑰任公騰位置。”
  任瑰的年齡僅比陳叔達大壹點,官爵也沒有陳叔達高。
  陳叔達直呼其名,不存在不敬的說法,叫他壹聲任公,也算是敬他三分。
  不過,李元吉很清楚,陳叔達對任瑰的這三分敬意,更多的是源自於他。
  如果任瑰不是他的潛邸之人,跟他沒有太多的瓜葛的話,那陳叔達犯不著敬任瑰三分。
  別說任瑰現在的官爵不如陳叔達了,就算是追上了陳叔達,在陳叔達面前也會矮半頭。
  畢竟,任瑰做河南道安撫大使的時候,陳叔達已經是宰相了,等到任瑰升到宰相的時候,陳叔達恐怕就要加太師、太傅、太保都頭銜了。
  雖說官爵上不會有太大的提升,但孰賤孰貴壹目了然。
  此外,縱然是同為宰相,那也是有高低之分的。
  像是大唐現在的宰相,就以李綱為首,陳叔達居末。
  所以朝堂上議事的時候,陳叔達都是以李綱為首,以李綱馬首是瞻。
  除非他的想法跟李綱不同,或者跟李綱有什麽沖突,不然絕對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跟李綱唱反調。
  等到李綱乞骸骨,辭去了宰相之位以後,蕭瑀必然會更進壹步,接替李綱的位置,陳叔達也會更進壹步,接替蕭瑀的位置。
  任瑰入了三省,只會接替陳叔達的位置,成為宰相裏面排位最靠後的那個,而不是壹躍站在蕭瑀和陳叔達的頭上,直接接替李綱的位置。
  所以說,任瑰即便是入了三省,成了宰相,依然會屈居於陳叔達之下。
  陳叔達稱他壹聲任公,那是真的給他面子。
  直呼其名的話,他也不能拿人家怎麽樣,明面上還得客客氣氣的應著。
  “妳是說,李公求去是為了給任瑰騰位置?”
  李元吉壹臉意外。
  陳叔達的這個說法是他沒想到的。
  別人成為的宰相以後,恨不得壹輩子待在宰相的位置上,到死也要坐下去。
  李綱倒好,不僅提前向陳叔達放權,還很識趣的提前給任瑰騰出了位置。
  這種不貪權戀勢的節操,不是壹般人能比的。
  更重要的是,他本來就有讓任瑰、馬周等人盡快出頭,盡快進入三省的意思,李綱能看出這個意思,並且能果斷的讓位,就很給他面子,也很識趣。
  這反倒弄的他有些不好意思了。
  畢竟,他已經做好了為扶任瑰、馬周等人上位,跟現有的三宰,以及裴矩這種重臣明爭暗鬥壹番的準備了。
  沒想到人家什麽絆子也沒使,就這麽痛痛快快的把權交了。
  這反而顯得他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。
  “不錯,李公是為了給任瑰任公讓位,裴公也有提攜馬周的意思,只不過馬周資歷太淺,縱然是裴公給他讓位,他也不壹定能坐穩裴公的位置。
  所以裴公的意思是,讓殿下另壹人先接替他的位置,在他的位置上坐幾年,等到馬周資歷夠了,再讓馬周上位。”
  陳叔達大大方方的說著。
  可以看得出來,李綱也好,裴矩也好,在培養繼承人,挑選繼承人這方面,都沒有藏私,也沒有搞什麽陰謀詭計,反倒都大大方方的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。
  供所有人參詳,供所有人議論。
  如此大公無私的做法,著實讓人感慨。
  如果大唐以後的宰相都是這樣的,那大唐自此無憂矣。
  不過,李元吉也知道,這是不可能的事。
  似李綱這種坐上了高位以後,依然剛正不阿,大公無私的人,世間本來就不多。
  能混到中樞,混到宰輔位置上的,就更少了。
  縱觀史書,這樣的宰輔壹只手都數的過來。
  而這樣的宰輔,幾乎都是從亂世中走出來的。
  如今亂世已經結束了,即便是有人心懷剛正,大公無私,也很難再混到宰輔的位置上。
  畢竟,沒有了亂世的加持,壹個剛正不阿、大公無私的人,想從壹介小官混到封疆大吏的位置上都難如登天,更別提混到宰相的位置上了。
  亂世結束以後,沒有了不拘壹格降人才的加持,也沒有了破格錄用,破格提升的加持。
  壹個剛正不阿、大公無私的人,在放眼望去,有壹大半都是灰色的官場上,很難順風順水的混下去。
  有上官要提攜,或者有大佬要賞識,也不可能賞識妳。
  畢竟,上官也好,大佬也好,提攜妳都是為了讓妳幫他。
  妳剛正不阿,大公無私,不會幫人家,人家提攜妳幹嘛。
  有升遷調度,或者立功的名額,人家肯定先給那些願意幫他們的官員用。
  此外,還有壹大堆有背景的二代們、三代們在妳身邊鍍金,有好事越輪不到妳。
  所以壹個剛正不阿、大公無私的人,在亂世結束以後,想混到宰輔的位置上,幾乎沒有可能。
  所以李綱這種剛正不阿、大公無私的宰相,大唐恐怕也就只有這麽壹位了。
  如今要乞骸骨,三請三辭說什麽也得給安排上。
  完事了還得給加個三公,讓朝野上下所有官員,天下所有百姓都敬著。
  他有什麽要求,只要不是太過分,都能答應。
  至於裴矩嘛。
  他想著給繼任者們讓路,跟李綱的想法可就不同了。
  他不是剛正不阿的人,也沒有大公無私的信念。
  他有極大的可能是想借著李綱的這股東風,為自己謀取更大的好處。
  他很清楚以他的年齡,已經沒辦法繼續再在三省裏待下去了,他想要在離開三省以後,獲得最大的殊榮,為子孫謀取更大的福蔭,就必須借著李綱這股東風,來個功成身退。
  李綱如果被加三公了,被蔭補子孫了,那麽跟著李綱壹起功成身退的他,也少不了被加為三公,並且被蔭補子孫。
  想法雖說功利了壹些,但對大唐是無害的。
  而且從明面上看,人家的所作所為跟李綱壹樣,妳沒理由只給李綱賞賜,不給人家賞賜。
  妳不能認為人家沒有李綱那麽純粹,就什麽也不給人家。
  那樣的話,朝野上下,乃至民間的百姓都會幫人家叫屈的。
  人家這是堂堂正正的陽謀。
  妳能做的就是論跡不論心。
  事實上,在很多時候,陽謀都比陰謀要好,相比起藏頭露尾,壹經發現就有可能會分崩離析的陰謀,陽謀不需要躲躲藏藏,也更難解,有時候甚至無解。
  裴矩的這個陽謀,雖然談不上無解,但也沒必要解。
  給裴矩和李綱同樣的待遇,對大唐並沒有壞處,反而有壹定的好處。
  什麽秋後算賬,晚年淒涼,人走茶涼之類的事情,是重臣們最擔心的,也是重臣們霸著權柄不願意放開的原因所在。
  如果大唐能厚待已經辭仕的重臣們,重臣們也不用再擔心人走茶涼、秋後算賬、晚年淒涼什麽的。
  到時候對權柄的貪欲也就沒有那麽強了。
  當然了,比起人心的貪欲,這種做法雖然顯得有些微不足道。
  但有緩解的辦法,總比沒有緩解的辦法好。
  “李公和裴公還真是……大唐的肱骨啊。”
  李元吉苦笑著,由衷的感慨。
  陳叔達樂呵呵的笑道:“看來殿下是準備答應李公和裴公的所請了?”
  李元吉毫不猶豫的點頭。
  人家乞骸骨乞的堂堂正正。
  他答應也可以答應的堂堂正正,沒必要藏著掖著。
  藏著掖著反而落入了下稱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