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1983

隐为者

都市生活

“三凤儿,你醒醒,快醒醒啊,可别吓唬俺呀!”
刘青山的耳朵里听到有人呼叫他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五百八十五章 一下就说到点子上

你好,1983 by 隐为者

2022-8-28 21:45

  军营里,听完刘青山的汇报之后,大家都是一脸的如释重负。
  李老是最为激动,紧紧握住刘青山的双手使劲摇:
  “青山啊,你这又出力又出钱的,真叫人过意不去,要不,你还是跟我吧?”
  “李老,我真不是研究军工的料,您还是叫我发挥特长吧,也能多给您弄点好东西。”
  刘青山知道,这位李老是出自真心地爱护他,诚心诚意招揽他当学生,这是要培养他当接班人的节奏。
  虽然他志不在此,但是心里还是很感动。
  李老虽然稍稍有些遗憾,但是也表示理解:
  “好吧,人尽其才,青山你搞经济是一把好手,同样能做贡献,就是可惜喽,不能得英才而教育之。”
  丁山也被刘青山给领来了,在旁边瞧得直发愣,他家长辈也是部队体系的,自然听过李老的名头,想不到,对刘总如此青睐。
  搞得他都心生羡慕:要是换成我,那肯定直接答应,磕头拜师也成呀!
  在军营又混了一顿饭,把丁山介绍给几位领导,毕竟以后交易的时候,还得由他出头。
  至于刘青山这边需要的人员,领导回去之后,自然会安排人去执行,根本就不用他去操心。
  回到仓库驻地,刘青山此行的目的,也基本完成。
  临行前,他又叮嘱侯三和姜水长等人,一定要照顾好汪玉峰那几个,尤其是开春之后,积雪融化,千万做好防火工作。
  这场大火,其实也有气候的因素,今年开春之后,持续干旱,天干物燥,沾火就着,这也是客观因素。
  回去的时候,刘青山又带走几个人,里面就包括卢方。
  这几个都挺机灵能干,刘青山准备带在身边,跟着跑跑腿儿,还能起到一些保护作用。
  谁也不知道危险会什么时候降临,所以还是有备无患的好。
  正月二十五,刘青山这才回到老家,在家和亲人相聚几日,便又恋恋不舍地踏上前往首都的路程。
  坐在火车上,他的脑海里面,还不断浮现出家人那一张张亲切的面孔。
  耳畔似乎还回响着老四老五那不舍地呼唤:哥……
  世间万事可放下,唯有亲情难割舍。
  将近三月,首都这边已经暖和不少,年轻人迫不及待地卸下厚重的冬装,生机勃勃的春天,正要花枝招展地走来。
  刘青山一行人出了火车站,就感觉有点热,并不是气温多高,而是他们身上穿得实在太厚。
  里面还都是棉衣棉裤,脚下大棉鞋,外面还裹着长身的羽绒服,卢方他们几个人,头上还戴着棉帽子呢。
  就是以前的那种军用棉帽,两个帽耳朵对折到上面,中间用两个小勾子一搭。
  几个人都是初来乍到,好奇地四下打量,首都这样的大城市,当然不是黑河那个北方边陲小城能比的。
  “刘总,广场在哪边?”
  卢方的叔伯兄弟卢亮,忍不住向老板问道。
  虽然是兄弟,但是卢亮却长得人高马大,身材跟李铁牛都有得一拼。
  在国人的心目中,广场绝对是最神圣的存在,尤其是对他们这些曾经的军人来说。
  刘青山看看时间,已经接近中午,于是笑道:“咱们先回我家,安顿好了,下午你们再去广场转转。”
  于是,一行五人,都拎着大包小裹的,上了公交车,包裹里面,都是从老家带来的土特产。
  甚至,卢亮一手还拎着一袋子松江青稻。
  下了车,步行几十米,刚要进胡同口,就看到两个戴着红袖箍的大妈,迎面走来。
  其中一个大妈嘴里热络地打着招呼:“小刘回来啦,咱们这片儿居民正号召给亚运会捐款呢,你家老帽儿才捐了一百块,特抠门。”
  身后那哥四个都有点发愣:一百块,可不少了,到底是首都啊,就是有钱。
  街坊住着,知根知底,都晓得老帽儿这两年发达了。
  刘青山就笑:“蔡大妈,等回头我好好说说老帽儿师叔,一点也不积极。”
  一边说,他一边从大提包里拿出来两袋儿黑木耳,一人分了一袋:“这是从老家带回来的,都是山里采的,比市面上的好。”
  “哎呀,小刘,那就谢谢您啦,这两年,可没少跟着沾光呢。”
  这话倒是不假,鲁大婶为人随和,跟街坊邻居处得都好,经常给点土特产啥的尝尝。
  两位大妈乐呵呵地收下,然后那位蔡大妈就蹲在提包跟前:
  “小刘啊,你这山货最正宗,上次我有个老姐妹在我家吃饭,一个劲夸蘑菇好吃,托我帮着买点,可是买不着啊,你就帮帮忙,卖给我几斤。”
  另一位大妈也拿起几袋猴头:“我儿子要调动工作,说是给领导送点礼,那位领导就得意这口儿,小刘你无论如何也得帮大妈这个忙。”
  眼瞅着,周围又有一些大爷大妈朝这边围拢过来,刘青山也赶紧撤退:
  “您二位回头去我家,我这也是给亲戚朋友捎过来的,不大富裕。”
  大伙儿都是一个胡同住着,你要钱吧,这东西还挺贵的,也没有不收钱的道理,还是赶紧闪人吧。
  那两位街道大妈心领神会,索性连赠送的木耳也一起放回去,不然要是拿在手里,跟街坊没发解释。
  蔡大妈还朝赶过来的人群摆摆手:“人家都是给亲戚带回来的,不卖不卖。”
  五个人拎着东西,脚底下加劲儿,钻进胡同,其中一个叫闫波的,嘴里还嘟囔一声:“哎呀妈呀,这咋还跟做贼似的。”
  “老板,这些山货挺受欢迎的,怎么不找个门面,专门售卖?”
  卢方脑瓜确实挺活泛,很快就想到这茬。
  卢亮别看长得五大三粗,却心思细腻:“当然是供不应求呗,这些山货都是出口创汇的,谁还转内销啊?”
  他在夹皮沟住的这几天,打听出来不少情况,知道这些山货的真正价值。
  当时所谓的出口转内销,也是深受老百姓欢迎的一种营销方式:能出口,证明我这商品是好东西,老外都喜欢。
  然后在国内销售,价格自然要高一些。
  刘青山点点头:开山货店嘛,也不是不可以。
  虽然说现在夹皮沟的产品,出口创汇搞得红红火火。
  可是随着周边村镇不断加盟,产品必然越来越丰富,搞不好就有过剩的时候。
  如果早一些在大城市开设山货店,把夹皮沟山货店的牌子一挂,先打响品牌。
  等到几年后,国内消费水平上来了,应该也是一条好路子。
  再不济,在大城市还能存几个大门面呢,就当投资房地产了。
  正好乡亲们手里的闲钱,也能派上用场。
  一路走到家门口,刘青山心里就已经盘算好了,直接把这事交给卢方和闫波负责,先叫老帽儿师叔领着他们找门面。
  刚到家门口,身后就传来车铃声,只见老帽儿师叔骑着三轮,拉着鲁大师,也正好到家。
  “青山回来啦,打个电话啊,好去接你们。”
  鲁大师撇腿儿下车,嘴里亲热地招呼着。
  老帽儿则咧开大嘴笑道:“老鲁你少说便宜话,敢情不是你蹬车。”
  嘻嘻哈哈几句,刘青山互相介绍一下,便一起进院。
  鲁大娘也从屋里迎出来:“青山回来啦,又拿这么多东西!”
  进了屋,卢方他们把身上的棉服脱下来,好家伙,全都是一身大汗。
  鲁大娘忙着去张罗饭菜,刘青山坐在桌前,从背包里面,掏出来三块大大小小的石头,摆在鲁大师面前。
  “和田玉!”
  鲁大叔自然是见猎心喜,拿起来一块最小的,也是品质最佳的,用手指在表面碾了两下,就奇道:
  “青山,这次咱们又要造假啊,是不是还忽悠小鬼子?”
  刘青山一窘,不过对鲁大叔的眼力还是很佩服,入手就知道不是真正的和田玉。
  反正在他手里,感觉都差不多,这就是专家和棒槌的区别。
  然后就听到鲁大师又说道:“你这石头哪找来的,跟和田玉还真挺相近,不是真正的行家,还真区分不出来,几乎能够以假乱真。”
  “那您看看价值呢?”刘青山又问道。
  鲁大叔仔细把玩着手里的玉石:“这个不大好说,玉石真正的价值,体现在时间上,经历的时间越久,玉石便越是温润。”
  “这种玉石,现在还没经历过时间的考验。”
  刘青山差点想要击节叫好:不愧是研究玉石的大师啊,一下就说到点子上。
  俄料白玉最大的缺点,就是越盘越差。
  打个比方,和田玉就像是温润君子,接触的越久,越能感受到君子的美德。
  而俄料,刚接触是个光彩照人的美人,时间久了,就人老珠黄。
  鲁大师最后下了结论:“粗略估计,价值能赶得上和田玉的十分之一吧,青山,这玩意你从哪淘弄来的,数量大不大?”
  “是贝加尔湖那边产的,储量应该不小,咱们先别声张,搞不好以后有大用,呵呵。”刘青山也不隐瞒。
  鲁大师心下了然:指不定以后谁又倒霉了呢。
  于是把三块玉料收起来,刘青山决定以后给张撇子捎回去,叫他雕刻成摆件。
  老帽儿师叔猛然想起一个茬,啪的拍了一下大腿,把鲁大叔给吓得一激灵:“老帽儿,你别一惊一乍的。”
  “我这不是想起来昨天的事情,生气吗!”
  老帽儿伸出蒲扇般的大手,要往鲁大师头发上摸,嘴里还念叨:“摸摸毛,吓不着。”
  这老哥俩成天在一起,打打闹闹的都是家常便饭。
  鲁大叔也跟着拍了一下大腿:“差一点就上当,终日打雁,差点叫雁啄了眼。”
  刘青山连忙询问,原来昨天老哥俩骑着三轮串胡同,来一个主动出售东西的。
  拿出来的是一件翡翠摆件,绿意盈盈,一搭眼就是好东西。
  老帽儿师叔一边过手一边问价,对方直接开价三万块。
  价格有点高,老帽儿师叔就跟他讲价,鲁大师不大放心,也上去查验。
  越看越感觉不对,但是一时之间,又说不出来哪来有问题。
  最后还是拿出放大镜仔细瞧,终于瞧出来,里面竟然有极其细微的气泡,尼玛这根本就是玻璃做的。
  气得老帽儿师叔踹了那个家伙两脚,趴在地上起不来,看样子肯定得去医院住些日子了。
  就老帽儿师叔那脚头,硬的很。
  “那玻璃古怪的很,手感质地跟真正的玉石很相近,要是没有经验的,肯定被骗。”
  鲁大师心有余悸地窗台上拿过来一棵“小白菜”,长度比巴掌稍小,根部质地莹白,前面一片葱绿,瞧着确实赏心悦目。
  刘青山心里一动:“听说前几年,岛国那边研究出来一种叫做脱玻化的玻璃,还有高筋玻璃等等,质地都与玉石极为相似,估计是这玩意做的。”
  老帽儿师叔大怒:“这玩意实在太坑人,要是贪便宜收了,搞不好就得倾家荡产!”
  正骂着呢,就看到屋门一开,跌跌撞撞进来一个人,二十多岁的年纪,嘴里拖着哭腔:
  “帽儿爷,我被坑惨啦!”
  “二子,咋回事,好好说,别哭鸡鸟嚎的!”
  老帽儿把那个年轻人拽起来。
  这小子也是琉璃厂胡同的,姓王,家里排行第二。
  没啥正经职业,平时骑着自行车,收点古旧东西,跟老帽儿他们算是同行吧。
  只见他从兜里摸出来一块乳白色的摆件,托在掌上,胳膊一个劲哆嗦:
  “昨天我蹿胡同收货,碰到个女的,说是家里祖传的老东西,因为丈夫要做生意,所以准备卖掉。”
  “她要两万,最后讲到一万,我把存折里边的钱都取出来,还差两千,就又找左邻右舍拼凑够了。”
  “晚上回家,我越琢磨越不对劲,最后对着手电筒,瞧出来这里面有气泡,我这两年的积蓄全都撅进去,还欠了两千块外债……”
  这家伙鼻涕一把泪一把的,大鼻涕都抹到老帽儿衣襟上了,哭诉好一阵,猛的看到桌上放着的玉石白菜,抓到手里仔细瞧瞧,然后又哈哈大笑:
  “帽儿爷,原来您也上当啦,哈哈!”
  笑声中竟然满是幸灾乐祸,刚才还哭得直甩大鼻涕,这会儿立马就眉开眼笑幸灾乐祸。
  刘青山有一种想踹他的冲动:这什么人呢?
  结果老帽儿师叔真踹了,没太用力,也把那个叫二子的家伙踹了个腚蹲。
  “滚,亏得以前还拿你当个人。”
  老帽儿扬起大巴掌,作势欲抽。
  那小子连忙手脚并用,往后倒腾几下,然后一骨碌爬起来,夺门而出,嘴里还嚷嚷呢:
  “帽儿爷,您家大业大,亏点不怕。”
  “我们可没走眼,还把那个卖假货的揍了一顿。”
  鲁大师慢悠悠的声音飘到屋外。
  就听院子里传来哎呦一声,大伙隔着窗户往外一瞅,那小子一头栽进大鱼缸里,俩腿一个劲蹬呢。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